2024年国庆节前,国务院国资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召开的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上,中铁长江设计旗下重庆市交通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检测公司)被表彰为中央企业先进集体。
多年来,检测公司聚焦创新驱动、创新赋能、创新应用,突出以学为先、以实为要、以干为本,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全力塑造“公路养护医院”新形象,点燃数智转型发展强引擎,先后荣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中国自动化学会CAA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重庆市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重庆市首届卓越工程师大赛优秀成果转化奖等多项殊荣,拥有各类专利20项、软件著作权16项,获批重庆市中小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向“新”启航 驱动业务升级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检测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继续保持公路工程、水运工程、市政工程、环境工程、铁路工程等检测工作、工程测绘、养护设计等主业基础上,积极拓宽新赛道。紧跟国家政策导向,积极谋划“低空经济+智能巡检”应用场景开发布局,自2022年开始,历时两年研发的“激光雷达+GNSS”耦合算法解决了无人机在无卫星导航环境下稳定飞行和精准定位的行业难题,搭载边缘计算模块实现了病害实时识别功能。结合应用场景需求,先后开发了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无人机桥梁智能定检系统以及无人机智能执法系统。其中,无人机桥梁智能定检系统的研发为桥梁检测提供了领先的无人机“外业智控飞行+智能采集数据+智慧化科学分析”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有效解决了传统桥梁检测主要依靠桥检车搭载技术人员采集病害数据、作业需进行交通管制,成本高、效率低、危险系数高等痛点、难点问题;无人机智能执法系统,可实现路面目标跟踪、远程抓拍、事件智能识别、远程测距、红外成像等功能,为高速公路安全运营、施工现场安全监测提供了智能化技术手段。目前,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已在重庆轨道6号线高架桥、辽宁锦州大凌河大桥、南京彩虹桥、广东韶关公路桥、贵州高速桥梁等公路、轨道桥梁成功应用。
以“智”赋能 培育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检测公司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相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主业,精耕细作,以数智检测平台建设为抓手,助力检测养护更加科学化、智能化、精细化,推动数智转型再扩容、再提质、再增效。2024年联合中铁交通共同开发的中铁高速数字化运营管养平台(高速通),充分融合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智能决策技术等,模块功能实现资产状态“全域感知”,路网信息“一屏统览”,病害处置“一键流转”,管养数据“动态更新”,科学决策“精准高效”,目前已成功应用于22条高速公路,服务里程达4532公里,大幅提升运营管理效率。利用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智能感知系统、物联网技术和AI云计算等高新信息技术,打造了中铁结构智慧监测云平台,实现桥梁、隧道、边坡等结构物数据“采、存、管、用”一体化,成功应用于涪陵乌江大桥、梅溪河特大桥等20余座特大跨径桥梁和广东汕湛高速等50余处边坡健康监测项目。此外,2021年推出的智慧试验室管理系统,对人、机、料、法、环等要素进行信息化管控,实现了建设期与运营期检测数据穿透,更好地服务工程质量全过程管理;2020年研发的大件运输桥梁快速评估系统,解决了检测业务开展过程中的数据标准化采集问题,实现了超限车辆运输过程中的桥梁安全评估,有效打通了数据“孤岛”,实现各类数据互联互通,为智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024年牵头承担了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未来交通创新交通强国试点中韧性可持续交通技术创新中心攻关任务,为夯实“数字中铁”,打造中铁高速数智运维新名片奠定坚实基础。
全“力”奋进 构建服务新生态
检测公司精准锚定“公路养护医院”的功能定位,全力构建起以“检测评定、管养决策、设计处治、材料应用、数据运维”五位一体为核心的全寿命周期服务体系,提出“一转两变”的发展新思路,通过推动检测服务数智化转型,逐步实现从“做项目”向“做场景”转变,从服务项目向服务行业转变。公司紧紧围绕检测关键切入点,深度聚焦高速建设工程运维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创新服务路径,深度挖掘“检测+养护新材”“检测+数智产品”“检测+低空经济”等多元模式的发展潜力,进而为业主精心打造出集“养护设计、养护施工、检测评价、养护规划、绩效考核”于一体的养护总包全新模式,切实担当起后高速建设时代产业链“链长”重任。自2015年起,公司全寿命一体化管养模式已在重庆高速集团下属6个运营公司的1500余公里高速公路及贵州毕镇高速、盘兴高速等300余公里路段成功落地,有力推动了公路养护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与创新变革,在行业内树立起良好的示范标杆。
加“数”蝶变 推动企业新发展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多年来,检测公司坚持多措并举,以创新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与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并成立产学研合作基地,携手重庆大学、同济大学、千寻位置、迅蚁网络科技、上海同陆云、贵州弘辰科技、重庆路面科技等知名高校及行业前端企业,成立了“工程新材料及修复技术研发实验室”“智能检测技术研发实验室”“北斗精准时空监测研发实验室”,为推动产业前沿、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攻关打牢坚实根基。截至今年年初,依托3个联合研发实验室和2个产学研合作平台,研发应用了具有行业特色的无人机智能定检、巡查、执法系统、路面轻量化智能巡查系统、路域环境智能巡查系统、隧道智能检测系统、水下机器人智能检测系统、北斗精准时空感知系统等产品,构成了“空天地水”四维一体智能检测监测网络体系。该系列成果成功亮相2024年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和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其中“高速公路成套快速智能化检测监测装备应用”项目获评重庆市2024年度交通创新十佳典型案例。检测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全力塑造中国中铁高速公路智慧养护服务品牌形象,不断为变革中的新交通提供新质生产力,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刘英华 刁圣洋)